诗话尧王
诗歌源于诗人对生活的感悟,通常蕴含深刻的思想感情或反映一定的社会现象。尧王是上古贤君,品德高尚,功业卓著,他的深刻思想与伟大人格,成为历代文人敬仰、推崇的典范。中国诗歌历史源远流长,在浩如烟海的诗文佳作中,不乏赞颂尧王的瑰丽篇章。诗人笔下的尧王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的象征,例如“神尧”成为明君、圣君的代名词,“尧泽”则是指帝王的恩惠,“尧天”象征了国泰民安的开明盛世,而“尧樽”本意指酒杯,引申为尧王美酒,同“尧酒”一样,多与天子宴请相联系,代表最高规格的宫廷用酒,诗词中常借此以表达在和谐盛世中怡然自得、畅饮美酒的欢乐气氛等等。如今,我们摘录部分诗句,与读者共同欣赏感悟。
颂德篇
愿将亿兆庆,千祀奉神尧。
愿意带领众庶万民举国欢庆,千秋万代信奉伟大的尧王。
——唐·鲍君徽《奉和麟德殿宴百僚应制》
尧泽润天下,许由心不知。
尧王的恩泽滋润天下,许由心里却不明白。
——唐·鲍溶《题吴征君岩居》
卑宫昭夏德。尊老睦尧亲。
宫室简陋昭示出夏禹的节俭品德,尊敬老人表现了尧王亲民爱民的美德。
——唐·陈子昂《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》
舜漆食器,畔者十国,不及唐尧,采椽不斫(zhuó)。
虞舜砍伐山上的树木制成食具,在上面涂上漆和墨,送到宫里作为食器。诸侯认为太奢侈,不臣服的方国有十多个。而尧王生活简朴,建房用的梁檩不经砍削。曹操以尧王为榜样,认为君王应该俭以养德。“采椽不斫”今天已经作为俭以养德的固定成语被广泛运用。
——魏晋·曹操《度关山》
羽翼怀商老,文思忆帝尧。
“羽翼”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,“文思”指帝王的功业和道德。可见商老(指商山四皓,秦末汉初的四位博士)、帝尧都是杜甫崇敬的人物,“文思忆帝尧”取自《尧典》“昔在帝尧,聪明文思”之句,意思是论及帝王的功业和道德,首先想到的当属尧王。
——唐·杜甫《收京三首》
小臣持献寿,长此戴尧天。
这是一首应制诗,对李唐王朝极尽渲染颂扬。“尧天”是指尧王时代的太平盛世,在这里诗人持酒向当朝皇帝祝寿,愿唐王朝如同尧王时期一样,永远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
——唐·杜审言《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》
汉魏文章盛,尧汤雨露霃(chén)。
汉魏时期诗词文赋兴盛,尧王商汤之时雨露滋润充沛。这里的“雨露霃”一语双关,表面是自然之雨露,实则是帝王的恩惠。
——唐·窦牟《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》
湛露唏尧日,熏风入舜弦。(唏:语气叹词。)
诗人应宴会的场景而作,“尧日”、“湛露”颂扬了和谐盛世下天子对臣民的宽厚恩德。
——唐·杜正伦《玄武门侍宴》
金册昭昭,列圣孤标。仲尼有言,巍巍帝尧。承天眷命,罔厥矜骄。
四德炎炎,阶蓂不凋。永孚于休,垂衣飘飖。吾皇则之,小心翼翼。
秉阳亭毒,不遑暇食。土阶苔绿,茅茨雪滴。君既天赋,相亦天锡。
德輈金镜,以圣继圣。汉高将将,太宗兵柄。吾皇则之,日新德盛。
朽索六马,罔坠厥命。熙熙蓼萧,块润风调。舞擎干羽,囿入刍荛。
既玉其叶,亦金其枝。叶叶枝枝,百工允釐。享国如尧,不疑不疑。
尧铭即是称颂尧王功德的文字,诗中全面记述了尧王质朴节俭、德普四方、允厘百工、实行禅让等伟大功业。
——唐·贯休《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·尧铭》
尧心知稼穑,精意绕山川。
尧王懂得农业耕种,山川大地才会茂盛丰美。
——唐·皇甫冉《祭张公洞二首》
祖舜宗尧自太平,秦皇何事苦苍生?
诗人因长城引发的感慨,追溯到先祖尧舜其爱民如子,不用修建防御长城天下依旧太平。
——唐·胡曾《咏史诗·长城》
须信尧庭草,犹能指佞人。
传说尧王居住的庭院中有一种草叫指佞草,能够判断人的善恶奸邪,其意也是指尧王这样的明君能够判断人之善恶。
——唐·崔涂《寄舅》
得闰因贞岁,吾君敬授时。体元承夏道,推历法尧咨。
诗作书写当朝君王以闰月定四时,敬授民时,是效法上古圣君尧王推行的历法。
——唐·杜周士《闰月定四时》
社稷安危在直言,须历尧阶挝(zhuā)谏鼓。
国家的安危在于有敢于直言的人,诗人就此引用了尧王广开言路设敢谏之鼓让百姓尽其言,攻其过的典故。
——唐·贯休《送张拾遗赴施州司户》
唐尧授四时,帝道所以成。
——南宋·陆游《病中作》
唐尧授人时,妙用均造化。
——南宋·陆游《书意》
这两首诗都采用了尧王制定立法,敬授民时的历史功绩,这既是尧王本身文思聪颖的体现,又表明尧王身处一国之君为天下谋福利的宽广胸襟。
尧酒篇
湛露浮尧酒,薰风起舜舞。愿同尧舜意,所乐在人和。
在尧王浓厚的恩泽中畅饮尧王美酒,在虞舜创建的和睦的环境里尽情跳起舜舞。希望当政者都能怀有尧舜那样的治国意图,将政通人和作为自己的乐趣所在。湛露原指浓重的露水,这里的“湛露”借用历史典故,《诗经·湛露》描写周天子设宴招待朝见的诸侯,表达接遇的礼仪。天子最高规格的接遇礼仪同尧酒相映衬,也凸显出古往今来尧王酒的高贵品质与地位。
——唐·白居易《太平乐词二首 已》
庆向尧樽祝,欢从楚棹(zhào)讴。(楚棹:泛指船桨。讴:歌颂)
——唐·崔国辅《奉和圣制上巳祓禊(fú xì)应制》
尧樽列钟鼓,汉阙(què)辟钩陈。(阙:宫殿。辟钩陈:招来后宫佳人。)
——唐·崔国辅《九日侍宴应制》
尧尊承帝泽,禹膳自天来。(膳:饭食)
——唐·程行谌《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(赋得回字)》
尧樽随步辇,舜乐绕行麾。(步辇:轿子。行麾:旌旗。)
——唐·杜审言《望春亭侍游应诏》
禹食传中使,尧樽遍下臣。(中使:宫中的使者。下臣:臣子)
——唐·杜审言《扈从出长安应制》
这几首均为应制诗,内容多是对当朝帝王歌功颂德之作,诗人眼中尧王是万古称颂的伟大帝王,“尧樽” 引申为尧王美酒,多与天子宴请相联系,代表最高规格的宫廷用酒,象征了太平盛世欢乐之景,是对帝王的最高称颂。
帝尧城里日衔杯,每倚嵇康到玉颓。(嵇康:魏晋“竹林七贤”之一,善饮酒。)
帝尧城中日日饮尧王美酒,连善于饮酒的嵇康每每都醉意浓浓犹如玉山倒。
——唐·黄滔《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》